2010年4月20日 星期二

留心美元復甦對其他貨幣的衝擊

瑞士銀行(UBS)外匯策略部主管莫西烏丁(Mansoor Mohi-uddin)投書金融時報指出,今年外匯市場可謂憂喜參半,憂的是歐元區深陷預算赤字危機,喜的是全球經濟正加快腳步復甦,但更值得注意的,隨著投資人對高風險資產需求愈來愈大,美元又開始變得搶手,但須留心美元復甦可能對其他貨幣帶來的衝擊。

 當前的情況與10年前迥然不同。2000年網路泡沫化之後,投資人受到風險趨避意識的驅使,搶進美元這個避風港,但金融市場恢復信心後,美元又由強轉弱。像美股2003年谷底反彈到2008年高點這段時間,美元貶至1.6美元兌1歐元的歷史低點。

 但2008年華爾街投資巨擘雷曼兄弟倒台後,金融市場雖同樣瀰漫風險趨避風氣,然投資人棄守其他資產紛紛前進美國國庫券避險之下,反而助長美元升勢,因此美元與日圓、瑞郎一樣,成了當時投資人眼中的避險天堂。

 而今年在市場憂心歐元區恐陷入分崩離析之下,美元「避險天堂」的名號再度被擦亮。此外,日本復甦牛步化拖累日圓,加上英國經濟體質依舊脆弱,都反倒成了支撐美元的助力。

 不過疲弱美元重新恢復勁道之際,澳元、加元和巴西幣等所謂的商品貨幣也是交投熱絡。美元再起也正逢油價飆回每桶85美元大關,以及標普500指數重返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前的高點水位。因此全球資產市場投資人開始放膽追逐風險,美元兌歐元、英鎊和日圓匯價也隨之日趨強勁。

 當前美元轉強、股市反彈、商品價格飆升及新興市場呈現榮景,都讓人回想起1990年代,當時美元被視為成長型貨幣而非單純避險保值之用,往後10年外匯市場也有充分理由重演1990年代的情況。

 首先,美國的回春速度優於另兩大先進經濟體歐洲和日本,聯準會可能是今年率先升息的主要已開發國家央行。

 由於歐元區多數國家仍深受財政困擾,歐洲央行不太可能著手展開貨幣政策正常化。英國央行有鑑於通膨預估停留在目標區間的低端,也沒有啟動升息的打算。而在國際一片經濟刺激方案退場的聲浪中,惟獨日本央行為對抗國內通縮問題,可能反其道而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。因此相較之下聯準會最有可能跟隨印度、馬來西亞、以色列、挪威、澳洲等國央行的腳步,於今年調升基本利率。

 再者,美國基金經理人、央行外匯存底主管及主權財富基金等國際市場3大美元資本持有者,雖將將資金主要分配到股市和商品市場,依然視美國為有利可圖的投資市場。

 根據美國聯準會和共同基金發佈的最新資料,美國基金經理人有開始在投資組合中提高國內資產持有部位的跡象。而國際貨幣基金(IMF)最近的外匯存底貨幣組合調查顯示,全球央行外匯儲備的商品貨幣比例增加的同時,也擴大持有美元。

 由此可知美元不會一夕之間失去其避險天堂的地位,投資人在經濟低迷時期仍青睞流動性高的國庫券就是明證。

 但各國決策者需留心美元在外匯市場重現雄風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。回顧10年前美元於網路泡沫化期間飆漲的後果,不僅引發日圓急挫,還釀成1997-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。美元勁升也間接導致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和1999年巴西里拉重貶。

 所幸今年看來,美元相對歐元仍略顯弱勢,但美元未來幾年若持續走強,難保不會在貨幣市場再掀波瀾。